附获奖作品及点评: 一等一名: 编号26戊戌迎春赋(一等) 作者:唐龙 春且归来矣!不见玄阴肆掠,山秃兽潜;赤日逡巡,江封鳞戢。遁尘世之萧萧,抚游心之悒悒。慕好景之淹留,嗟清欢之难及。酲思杯绕,青帝悯而垂询;宿念笺传,素娥欣而感执。俄而息吹葭律,原陌绽芽;魂碾云车,垄田惊蛰。鸣禽渐变园林,行旅递喧乡邑。盈灏气而眸鲜,拂清晖而颊湿。望衔泥之故燕,小径独徘;候发韭之初霖,西窗久立。尔乃烟柔水媚,柳殢岑亲。玉颜临镜,罗袂扫茵。绿将浮而入鬓,红欲滴而涴唇。方动于心,有约分花之咏;复惊于梦,恍逢斗草之人。是则一池纹皱,十里桃新。衣冠济宴,琴瑟娱宾。共风光之炤燿,沐天地而氲氤。袅袅幡招,悃情而剪彩;悠悠雩舞,极洽乎迎春。
点评:文辞流畅,技法精严,属对工整。在骈句的每个节奏点上都做到了平仄相对,更显工整。紧、长、隔、漫各种句式搭配合理,句式平衡。用语典雅,赋味浓郁,无辞踬之感。
二等二名: 编号05 戊戌迎春赋(二等) 作者:杨婷娥 斗柄东指,太昊当巡①。句芒发翠,青戊回春②。金鸡辞鸣兮年光遒尽③,戌狗迎吠兮气象更新。楚郊之残雪已融,晴晖遍沐;吴甸之寒江始暖,淑气初匀。欲动响雷,蛰虫惊而破土;每催冻笋,玉节拔而出尘。想那梨腮似雪,柳眼如嗔。枯草复萌而幼芽时绽,露枝方滴而嫩萼频伸。酥雨润莓苔之色,条风开樱杏之唇。玄都观中,刘郎去后之锦丛簇簇;青枫浦上,张子来时之烟翠臻臻④。紫燕啾啾而啭户,黄莺恰恰而啼晨。素蚁乍满芳樽,华堂结彩;黑发更扶霜鬓,笑语相亲。祈彼嘉月,共此良辰。喜聆爆竹之声声,欢赏烟花之熠熠。庭前执手以偕看,檐下举觞而并立。惟愿四海咸宁,九州同吉。长令盛世之光,休明之德。如春风之浩荡,何远而不及,何室而不入也! 杨婷娥谨撰于2018年2月13日 注: ①斗柄:北斗柄。指北斗的第五至第七星,即玉衡、开阳、摇光。《鹖冠子•环流》:“斗柄东指,天下皆春;斗柄南指,天下皆夏;斗柄西指,天下皆秋;斗柄北指,天下皆冬。”太昊:即大皞,指春帝。《礼记•月令》:“(孟春之月)其帝大皞,其神句芒。” ②句芒:古代传说中的主木之官,即春神。青戊:指大地。 ③遒尽:指迫近于尽头,终了。 ④玄都观:刘禹锡曾作诗《游玄都观》:“紫陌红尘拂面来,无人不道看花回。玄都观里桃千树,尽是刘郎去后栽。”青枫浦:长满枫 林的水边。张子:代指张若虚,其诗《春江花月夜》:“白云一片去悠悠,青枫浦上不胜愁。” 点评:全文技法精严,紧、长、隔、漫句配置合理,字数合乎要求。节奏点的交替有序,对仗工稳。文笔流彩,赋味颇足。 不足处乃用刘禹锡《游玄都观》诗典,此诗其实是一首抒发政治失意者牢骚的诗,与春景关系不大,用于文中不太合适。
编号56戊戌迎春赋(二等) 作者:崔书林 曳曳而摇,婷婷以立。勃劲枝兮坚贞,衍琼彩乎烨熠。料峭何萎,萼举花葩;温濡不期,蕾承雪粒。形以微微,势于辑辑。尔眄杈光冠裸,万木犹眠;却歆泛绿凝黄,孤丛已翕。况其敷阜陵,缀原隰。迎春花者,信乃迎春第一枝也。 尔乃天格擅美,粹质弥珍。既肩崇高使命,不负玮烨芳辰。是以迓葱黄兮,披乎凛气;引翠绿兮,耐彼寒尘。春辉煦煦可享,未曾以乐;春信熙熙当报,惟此为仁。莫唏花朵藐小,自有风骨怀真。所以斯蕊绽时,无须绿叶为衬;百花开日,但予青光以榛。况尔性根厚,灏气淳。非同牡色争妖艳,惟与丹姿比精神。噫欤,家国盛纪,戊戌迎春。拼搏锐进,砥砺图新。新时代之奋者,恰拟斯花耳。 (本赋依平水韵) 点评:本文以赞颂迎春花之风骨为切入口赋春,进而寄望家国,文脉另辟蹊径。 “非同牡色争妖艳,惟与丹姿比精神。”偶以诗句入赋并非不可,但在此处略显突兀。
三等三名: 编号59戊戌迎春赋 (三等) 作者:章勤 绿映西窗,红开东壁。天运潜行,芳辰显立。孕万物以新机,萦千祥于永日。风和天沐,花自养而欣怡;雨润地滋,草无催而奋疾。寒阴已遁,山黛鹊呼;暖燠当前,江清鸥逸。户户张灯以庆,鸡辞犬迎;乡乡结彩而欢,福应祥给。阳气弥充,韶光渐熠。千花吐芳,万籁谐律。秀色堪可,总饱眼福之需;芳音荐仍,频增耳舒之实。 乃有漫遣嘉日,流连丽春。或纵情山水,怡养精神。或放思天地,陶洗浮尘。或追太白春怜而措意,或效庚信景绘以娱人。萌动之季,孰能不珍?劳心劳力,见智见仁。总要有所着劲,才能不负良辰。尔当鼓初志,谋肇新。乘春开之契机,勇于争路;促业创之腾步,勤于奋身。自是赢在先发,得乎确真。则必春不虚度而无悔,岁有绩劳而可陈也。 立依正韵,春依平水。 点评:从春景、春情、春志予以嬗递,层次分明,用语典雅,赋味浓郁,技法谨严。
编号42戊戌迎春赋 (三等) 作者:钟茂荣 梅报春声,街开晓色。闻锦凤之和鸣,感刘琨之鸿迹。颐闲戏曲,忘机裴楷之音;挥洒楹联,得悟临川之笔。于乎戊方敬以香,戌画成于壁。喜气洋洋,琼楼历历。两道红灯连璧,大爱归心;普天嘉瑞呈祥,良材辅翼。乃知政本有同,乾仪无极。国以仁而安,民以信而立。云间二陆,得逢明主之机;海内四夷,并仰中原之德。 是则河山俱美,气象一新。览梁园之佳卉,迎祖庙之新春。璀璨花城,正瑶池之瑰景;琳琅年货,如合浦之奇珍。却看乡音在耳,异域为宾。老父因时觅对,家慈与室除尘。稚子循香,犹效孔融之让;庠生开益,不从华歆之巡。乃知幼吾幼,亲吾亲。人生乐事,宗绪天伦。芸庶既谐,乃成大业;天纲既振,乃惠万民。因以赋之,或可道闻于秉钧者也。
点评:全文词采斐郁,典实密栗,从春事过渡于国事,流畅自然。句式搭配得当。用典稳妥。能于文中抒发胸臆,富于变化。 “闻锦凤之和鸣,感刘琨之鸿迹。”立意很好的流水对,但对仗不够工整。 全文用典较多,如果能附以注解,将更利于欣赏。
编号73戊戌迎春赋(三等) 作者:杨金卫 丁酉旋归,戊戌更立。临辞旧之清欢,慨维新之垂泣【1】。当年烟梦,怎忆沧桑;往事浮云,空怀交集。是时中华羸弱,列强环伺眈眈;志士慨慷,变法锵鸣熠熠。遍生时策图强,不息高贤赴急。万人同署,咸为公车上书;天子含悲,岂以亡君面执【2】。遂乃定鸿猷,拯危岌。奈何时已相宜,唯恨人非允翕。瀛台日落,空嗟强国之心;狱壁诗留,徒见横刀之集【3】于斯岁华应律,盛世迎春。发愤名同之陈旧,更怀异代之鼎新。时势宏开,浩浩哉风行灵慧;升平炳耀,融融乎气蕴隆仁。腾起之烟花,秉祥和而灿灿;通明之灯火,呈康泰而粼粼。嘉夫普天同庆,九夏至臻。国富强而民康乐,年和美而政昌辰。遂尔趋迎吉瑞,宴乐天伦。而今戊戌所迎,岂非百余年之企盼,中华梦之精神焉! 注:韵依平水韵,正文含标点300字。 【1】维新:指120年前的百日维新。 【2】公车上书:梁启超当时的万人署名、公车上书; 天子:当时光绪帝为了变法图强,哭请慈禧支持。 【3】瀛台日落:指光绪帝被囚瀛台; 狱壁诗留:谭嗣同的《狱中壁诗》有“我自横刀向天笑”名句。 点评:从戊戌立意入笔,抒发百年岁月倏变沧桑之怀。以春为现时之寓,发国运重振之音。氿泉斜径,自有风景。 “遍生时策图强,不息高贤赴急。”此骈如有虚词润之,则更生色。 “于斯岁华应律”这里是讲时间的跨度,用“于今”二字似乎更好一些。
优秀五名: 编号09戊戌迎春赋(优秀) 作者:李汉武 阳日融融,惠风习习。醒江河而圆折喧腾,迷云雨而紫燕趿翕。杏花沾露,捻一丝月色同柔;浅草含情,荡一片芳心共挹。观夫深绿溢晖,浅红凝湿。莹莹乎闪耀于田畦,袅袅兮翩跹于皋隰。枝头麻雀,鸣翠柳而欢飞;碧野羊群,啃嫩鲜而躁急。故黄发颜开,青春云集。人神舞禹甸而仰望,鸾凤歌梧桐而俯拾。春情难禁,杏出墙而骚客舞文;胸意在怀,荷绽蕊而渔夫荡楫。爰见光翻日月,霞彻嶙峋。烁元象而灵符贞吉,倬葳蕤而仁厚懿臻。故家家灯灿,户户酒醇。鼓奏筝鸣而辞旧,笙吹笛响而迎新。紫气韶光,炳山河而杲杲;红绫彩练,舞街巷而频频。幸哉!欣逢戊戌,喜迎三春。播希冀于田畴之亩;瞻未来于瀚海之滨。抟扶摇而靓翮宇空,彩旗炜炜;逐大梦而扬鞭天下,车马辚辚。故微词小赋,讴尔至臻。 赋依《平水韵》 点评: “趿翕”似乎应该是“翕趿”,意思为鸟群飞时前后相接貌,把字颠倒用照顾了押韵但文字就不通顺了。 “碧野羊群,啃嫩鲜而躁急。”躁急二字感觉很突兀! 有些对仗不工,如“圆折、紫燕”“ 戊戌、三春”。
编号18戊戌迎春赋 (优秀) 作者:纯熙 卷帘为谁?春到紫陌。其雨霏霏,其风习习。迎信风之晨,沐甘雨之夕。且喜野麦之华滋,讵怨黄莺之濡湿。冰无影焉,入微云而浮空;雪有痕也,融春水而映日。梦边大漠,谁留青冢之芳(1);心内一隅,孰存池塘之碧(2)。忽见离离盈盈,朱朱白白。出水潇湘之妃,居山罗浮之客(3)。观梅妻千载兮红颜未阑,想鹤子百年兮青眼追惜(4)。几家燕儿掠水噙泥,穿花啄食。去岁其旧巢欲依,今朝之新梁何觅。赏其金穗才展,柳丝初匀。色淡只合浸露,枝轻无以惹尘。或可扬蓬莱之雪,欲系阆苑之人。于是垂垂发,冉冉新。丝丝细,朵朵真。闲读古赋,待好春矣。 注释:韵依词林正韵 (1) 青冢:指汉王昭君墓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南。传说当地多白草而此冢独青,故名。 (2) 池塘:谢灵运名句:池塘生春草 (3) 罗浮客:指传说中的梅花仙女。 (4)梅妻鹤子:宋代诗人林逋隐居杭州孤山时,植梅养鹤,自谓 "以梅为妻,以鹤为子"。比喻隐逸生活和恬然自适的清高情态。 点评:感觉全文比较平,煅字炼句还有所欠缺。
编号31戊戌迎春赋(优秀) 作者:章希莹 岁更戊戌兮两轮,春归昆仑兮重熠。惟君子之英魂,显民族之血碧。尔其忧民之危重,图强变法而不顾身;患国之积贫,惊雷号角以醒众蜇。血荐轩辕而不惜,披沥肝胆之难及。 至若圆綺梦,又迎春。嗟天地已换经纶之手,山川早付华夏之民。春风漫卷,富民之路道长;紫霞染翰,强国之图描新。抱初心而逐梦,持气节以立身。乃效君子之垂范,将策驽马以躬亲。虽暮年而不怠,赶春晖以啸尘。 点评:本文从戊戌年入手,而非从春入手,立意颇新。从慨叹大清戊戌变法之失败,到赞颂而今国家之富强,用对比手法,抒发120年之变化。以今日之“春”暗寓国家之勃勃生机矣!
编号45戊戌迎春赋(优秀) 作者:听雪 玄冥晦迹,东陆彫云。翰音升晓,犬吠温尘。双双金竹①已于,丁酉织锦;步步红梅②将次,圆方效贞。岁凭玉庬而发旺,元启青帝而惊春。观夫嫩水流金,淳辉破寂。紫烟散篆,盈天籁之呢喃;酥雨翩绵,发地灵而淅沥。逐尔燕喳喳,莺滴滴。畜跃欢,鳞游奕。味醉香矾,馔贪甘荠。二景传乎绮情,百般惹乎妙笔。难藏杨柳,满阡迸之柔荑;怎住杏桃,一陌缠于牧笛。开犁着处,含齿于生生;播化错层,吐诗而历历。若夫高明行健而滋熙,沈潜纳宜则暖碧。箐若吹箫弄玉,风动借如;泉之鸣佩鼓波,水腾可必。天势呈祥,人文合律③④。嗟乎!斯年史话,喋血康梁⑤;当代韶华,敷荣戊戌。非人事之无功,因国情而脩立。推昌于此,时趋民望而兴;筑梦当今,业应天和而辟也。 注释: ①金竹:指凤爪。 ②红梅:这里指犬足。 ③人文:人世间。 ④律:律指青律。 ⑤康梁:康有为和梁启超。 听雪作于戊戌春 点评:文笔流畅,技法严谨,但炼字句功力略逊,有些用词不够典雅,如“燕喳喳,莺滴滴”。
编号65戊戌迎春赋(优秀) 作者:叶文利 惟1躔次之恒行,运四时而允翕。适青帝之来游,送东风于大邑。于是旧日辞,新春立。盖2律令之鼓洪,催商羊而舞急。落尘并秀,有土皆葱;剪翠呈荣,无枝不熠。偶扑面之不寒,或拂衣而欲湿。贺新岁而融融,沐惠风之习习。时有东君一笑,喜溢九垠。四海浮萍,怀乡心而归箭;八方旅客,思故里之鲈莼。呈3炊桂之馔玉,待食萍之嘉宾。佳肴味美,冻醪香醇。响爆竹于院陌,贴镇宅之4门神。始5屠苏于童稚,终空盏于老人。故感光阴逝水,年岁催身。夫草木之有替,然浮生之无晨。唯送去时之无奈,期来日之熠新。心随道法,思顺大钧。愿天涯之寒士,举杯酒而自珍。 依平水韵 1.躔次:是指日月星辰在运行轨道上的位次。 2.律令:律令是雷边捷鬼。 3.炊桂:燃料贵如桂。喻物价昂贵。 4.门神:指秦叔宝,尉迟恭二位门神。 5.屠苏:指屠苏酒。古代饮屠苏酒的习惯,是一家人中年纪最小的先喝,依次挨下来,年纪越大的越后喝。原因是小孩过年增加了一岁,所以大家要祝贺他;而老年人过年则是生命又少了一岁,拖一点时间后喝,含有祝他们长寿的意思。这种先少后长喝屠苏酒的风俗一直传到后代。唐代诗人顾祝《岁日作》诗说:“不觉老将春共至,更悲携手几人全。还将寂寞羞明镜,手把屠苏让少年。”宋代大文豪苏辙的《除日》诗也曰:“年年最后饮屠苏,不觉年来七十余。 点评:行文自然,多有感怀。然对仗有不工处,如“东君一笑,喜溢九垠。”“归箭、鲈莼。”
|